蒹 葭 蒼 蒼 , 白 露 為 霜 。 所 謂 伊 人 , 在 水 一 方 。
溯 洄 從 之 , 道 阻 且 長 ; 溯 游 從 之 , 宛 在 水 中 央 。
蒹 葭 淒 淒 , 白 露 未 晞 。 所 謂 伊 人 , 在 水 之 湄 。
溯 洄 從 之 , 道 阻 且 躋 ; 溯 游 從 之 , 宛 在 水 中 坻 。
蒹 葭 采 采 , 白 露 未 已 。 所 謂 伊 人 , 在 水 之 涘 。
溯 洄 從 之 , 道 阻 且 右 ; 溯 游 從 之 , 宛 在 水 中 沚 。
語譯:芒草繁盛的遍佈著,而白露很冷,凝著霜,想念喜歡的她,她卻在水的另一邊,,逆流而上找尋她的蹤影,道路是遙遠而漫長的,我又順流找著她,她的影子好像在河中央。
芒草濃郁的生長著。葉子上的白露還沒有完全被風吹乾,心中想念的她,在河的岸邊,逆流而上找尋她的蹤影,道路是險峻而難行的,我又順流找著她,她的影子好像在河中高地。
芒草亮麗而繁盛的遍佈著,白露的殘跡還沒有消去,心中想念的她,在河的濱岸,逆流而上找尋她的蹤影,山路險峻盤繞,我又順流找著她,她的倩影好像在河中沙洲。
題解要點
體裁:抒情詩。
主旨:抒寫不得接近所愛的思慕。
音韻:每章韻部不同,第一章「陽」韻,韻腳是「蒼、霜、方、長、央」;第二章「脂、微」合韻,韻腳是「萋、晞、湄、躋、坻」;第三章「之」韻,韻腳是「采、已、涘、右、沚」。
修辭重點
1排比、類疊、層遞、錯綜
(1)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。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……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所謂伊人,在水之湄。……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所謂伊人,在水之涘。(「蒼蒼」、「萋萋」、「采采」,類疊兼錯綜。「方」、「湄」、「涘」屬於錯綜修辭中的抽換詞面。「為霜」、「未晞」、「未已」,屬層遞修辭。)
(2)溯洄從之,道阻且長。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央。……溯洄從之,道阻且躋。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坻。……溯洄從之,道阻且右。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沚。(「長」、「躋」、「右」屬層遞修辭。「坻」、「沚」屬於錯綜之抽換詞面)
2轉品
※道「阻」且「躋」。(「阻」字,名詞轉形容詞;「躋」字,動詞轉形容詞。)
賞析
本詩作者由秋水旁茂盛的蒹葭,而興起懷人之思。是《詩經》中朦朧多義的上乘之作,詩的題旨所以紛歧,跟詩中的關鍵詞「伊人」含意竉統、指涉模糊有關。「伊人」可以指異性的情人,也可以指同性的朋友;可以指賢臣,也可以指明主。詩意的虛泛擴展了詩的內涵,也給了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。
全詩分為三章,每章八句。首章「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」,寫的是秋晨露寒霜重之景,二章「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」,寫的是旭日初昇,霜露漸融之狀,三章「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」則已是陽光普照,露水將收的時刻了。其中,景物有變化,時間有推移,時間的流逝,正足以形容引領長望之久,上下追尋之苦,思慕想念之深。在空間的轉換上:伊人的居處,從「在水一方」、而「在水之湄」、而「在水之涘」,象徵隔絕不通,伊人仍然可望而不可及。由「道阻且長」,寫的是路的遙遠難至;變為「道阻且躋」,是說路越來越險峻,甚至需要攀緣而上;再變為「道阻且右」,則言路越來越曲折難行。三章所表現的處境有難度上的遞升。
三章的重疊複沓,反覆抒寫「可見而不可求」的企慕深情。面對思慕的「伊人」,逆流而上求之,或順流而下尋之,詩人的心情始終是誠敬莊重的,並未因追求不得而生怨怒,這正是古人所謂中正平和、溫柔敦厚的境界
- Jul 27 Fri 2007 19:05
[詩經]蒹葭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