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政壇 我最佩服的人
李登輝看完傳記 我不懂
孫運璿傳看完 佩服的無體投地
這就是我ㄉ資料啦~~~~
給大家看一下 這是網路上載來ㄉ
寫的很不錯 文筆超好

------------------
孫運璿‧逝去的典範

Posted on 2006-02-15 10:11 王榮霖 閱讀(6077) 迴響(67)

「夫天地之間﹐物各有主。苟非吾之所有﹐雖一毫而莫取。惟江上之清風﹐與山間之明月﹐耳得之而為聲﹐目遇之而成色。取之無禁﹐用之不竭。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﹐而吾與子之所共適。」

---蘇東坡‧前赤壁賦

走過中國大江南北、走過台灣崇山峻嶺、畢一生之力在憂患窮迫中奮鬥的總統府資政、前行政院長孫運璿,今日凌晨病逝台北榮總,享壽九十三歲;孫運璿走了,卻留下讓人深深懷念的身影。

雖然人的生命有時而盡,但這樣一個人逝去,仍然使人諸多不捨。也許對於現在年輕的一輩而言,經常在選舉場合中現身的孫運璿,他所代表的價值觀,可能已是八股或明日黃花,但不管那個世代,迄今仍然在享用孫運璿那一代人所共同打拚出來的建設成果,像我老家所在的蘇澳港,啟動台灣後山發展的北迴鐵路,貫穿台灣南北的經濟大動脈中山高速公路,及送出多少懷抱青春大夢留學生的中正機場,乃至於科學園區的啟用等,所有這些,都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最重要里程碑。

只是,困於政治內鬥的台灣,經濟奇蹟已然褪色,甚至也走上邊緣化的不堪之路,孫運璿晚年目睹這一切的逆轉,耿介如他,心中是作何感想?

「孫運璿」雖死猶生,他已成為一種人格的指標,對於像我這種五年級生或更早的人而言,孫運璿提供的不只是實質、看得到的建設成果,而是在於一種人生導引的活生生典範,因為在物欲橫流、金錢萬歲的時代中,竟然仍有清廉自持的成功故事,在國家社會逐漸沉淪於競逐權鬥的此刻,仍有人可提供一種雲淡風輕的溫文風格;不堪的只是,在孫運璿人生的最後階段,卻仍然不時在激烈的選戰中現身,看著他舉步維艱、張口呼喚的身影,總是令人不忍。

相對於孫運璿對從政操守的清白堅持,讓人對扁政府呼喊的「清廉」,有著深刻的體悟及感嘆。「清白」不等於窮,雖然兩者在某種程度上是一樣的,縱觀孫運璿的一生,也常苦於因「清白」所導致的窮困窘迫。根據《時周》引述一位跟著孫運璿一家人來台、在孫家住了十多年的劉女士的回憶指出,有次她抽出孫運璿口袋裡的薪水,當時孫運璿正擔任經濟部長,一看嚇一跳:

---「大部長就賺這麼少錢?!」

劉女士無意的一句話,卻刺傷了孫運璿的自尊心,生氣地走掉了,一會兒,孫運璿跑來跟她說:「妳怎麼可以笑我窮,妳知道我媽媽生病要花多少錢嗎?」據孫夫人透露,倆人結婚時孫運璿很窮,即使當到部長,還是很窮,因為薪水不夠用,她只好把從娘家帶來的東西一件件拿到委託行賣掉。當然,最膾炙人口的是這段故事,當孫運璿出任台電總經理的時候,有個部屬提了一隻雞到孫運璿家裡,沒想到孫運璿一看到雞就馬上趕人,「你出去!」甚至告訴這位送雞的同仁:「這隻雞你應該給老婆、小孩吃。」

這幾乎已不近人情了,但孫運璿清白一生,一路走來,於公於私始終如一,甚至積勞成疾,據《時周》轉述曾和孫運璿有幾番深談的世新大學副教授程玉鳳的話說:

---「他做事很負責任,中風的前一天晚上,還在房裡準備第二天立法院報告的資料,很晚了都還不睡。等到孫太太去看他時,才發現他病倒了。」

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有人說,蔣經國原本已擇定孫運璿當接班人,如果孫運璿沒有中風,或許台灣的政經發展會有不同,但歷史發展自是無法假設,總是留下諸多遺憾。

人窮志堅、同甘共苦,是孫運璿一路走來給人最大的印記,九十三年的生命,在偌大的歷史長河中不算長,但它的背後卻承傳著中國知識分子數千年「清廉自持」、「樂觀奮鬥」的典範,蘇東坡即是孫運璿極為仰慕的一位中國文人,大概很少人知道,孫運璿小時候曾經立志要當一位文學家,讀小學時,從民國初年的兒童雜誌,一路讀到魯迅、巴金的小說,到了中學,又接著讀托爾斯泰、屠格涅夫的俄文小說,十二歲時,孫運璿向報館投了一篇名為「秀姑」的坎坷故事,結果是沒有被採用。

當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,可說是人生際遇中最低潮的時刻,生命如風中飄萍,三餐不繼,為了活下去,甚至把錢分成三十串,掛在草房頂上,每天只取一串供作生活之用,艱困至此,蘇東坡卻仍能苦中作樂,「自喜漸不為人識」、「倚于几上,白雲左繞,清江右迴,重門洞開,林巒岔入」,當蘇東坡處於生命中最難堪之境時,反而創作出中國文學史上最閃亮的千古傑作《念奴嬌‧赤壁懷古》、前後《赤壁賦》,余秋雨在《山居筆記》中形容說:

---「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,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,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...」

從容、勁拔的人格氣質,宛如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了蘇東坡,千載之後,又造就了孫運璿,只是,老成凋謝、哲人已逝、典範不存,撫今追昔,不免令人惻然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170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